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

  •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学生增值评价

    席增雷;张晗;孙青茹;

    高校开展学生增值评价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梳理了增值评价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学生增值评价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揭示出当前高校增值评价过程中存在评价指标体系缺失、数据收集困难、动态反馈机制不足、评价结果运用不当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围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数据收集与处理优化、智能反馈平台搭建、增值评价结果可视化呈现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五个维度,提出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学生增值评价的研究策略。

    2025年02期 v.27;No.106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政策文本分析

    杨璇羽;杨雅旭;林兴乔;

    新时代教育要有新的质量观,教育政策作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根本的保证作用。数字资源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数据载体,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政策文本的编码、统计及比较分析,运用麦克唐纳和埃尔莫尔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发现高等教育数字化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具有以下特点:命令政策工具使用过溢;系统变革等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类型呈现多样化与综合化,但缺乏科学的组合配置。对此,应整体降低命令工具使用频率,加大其他政策工具应用力度,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数字化政策工具。

    2025年02期 v.27;No.106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科学研究管理路径研究

    尹霞;杨振;习静;

    科学研究是民办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科研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关系到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做贡献的大小。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科研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管理,因此探索适合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科研管理新路径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从明确科研定位、提升科研管理素质、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发挥科研育人功能等方面探索提升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路径。

    2025年02期 v.27;No.106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民办高校组织机构设置创新研究

    刘菁儿;张泽雄;

    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发挥自身组织机构治理机制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积极盘活各项资源,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然而,由于转设后母体高校管理脱位以及办学经费减少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民办高校在其组织机构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内部治理机构划分科学性不足、运行方式缺乏联动机制、权力协调机制不平衡、内部组织构建过于行政化、配套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缓慢等问题。对此,民办高校应创新设置理念,依据工作性质差异构建起“前端”“中枢”和“后台”的主体组织结构逻辑,以创新内部组织结构及岗位设置,切实服务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

    2025年02期 v.27;No.10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地方高校科普教育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苑林;路静;李梅;

    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河北大学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为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整合高校资源,依托由高层次人才、实验中心教师和学院本科生构成的科普创新团队,以“课程研发-场景重构-生态共建”为实施主线,构建“请进来—沉浸式体验”“走出去—精准化服务”“生态共建-协同发展”的科普育人新模式,最终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生态链,推动区域科普教育均衡发展。

    2025年02期 v.27;No.106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论基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模式构建

    龚曼霞;

    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融合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从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探讨在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底色的基础上,如何构建“价值引领—个性发展—多元赋能”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通过目标重构、内容创新、方法迭代与评价优化,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向性与个性化教育的主体性有机统一,为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

    2025年02期 v.27;No.106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职业教育

  • “新文科”背景下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方案设计

    朱艳新;刘玉静;黄红梅;

    在“新文科”建设、数智化技术发展及社会需求变革的背景下,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面临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型需求。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理念,构建跨学科融合的培养方案,通过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分层次科研与竞赛计划,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提出从师资建设、实践基地、试点班和校企协同四方面保障实施,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可为高校物流类专业适应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框架,对推动智慧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02期 v.27;No.106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培养策略

    张杰;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信心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质量。探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自信心的培养策略,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口语表达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心理引导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自信心。

    2025年02期 v.27;No.10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高职院校学生会育人路径探索——基于网络思政教育的视角

    曳玲玲;肖虹;

    当前,网络已深度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不仅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重塑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网络思政已成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会作为联系学校与学生的重要桥梁,如何在网络思政背景下有效开展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分析网络思政与高职院校学生会育人的联系,并提出若干解决方案,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会育人工作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5年02期 v.27;No.106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高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析——基于《高等数学》教学的视角

    刘建方;

    《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然而,当前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涵盖学生基础与态度、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教学资源以及评价体系等。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分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与完善评价体系等解决策略,旨在提升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以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求。

    2025年02期 v.27;No.10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论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陈巧燕;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现状的全方位剖析,深入探究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生理机能,预防职业疾病,缓解心理压力、培养意志品质以及提升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完善设施保障等策略,旨在加强体育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改进与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27;No.106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思政教育

  • 公私交叉:经济法全程滴灌与融通式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徐超;

    经济法不仅规范政府适度干预市场,而且调整市场运行并产生规制效果,需要公法规范与私法调整的协调与协同。经济法具有公法私法交叉的法域归属和教学逻辑。通过教学实践,经济法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存在“重公法”“漫灌式”“偏理论”等问题。因此,需要革新公私交叉的教学理念、创新全程滴灌和融通式的教学模式、完善项目制学习法的教学方法,彻底打通由思想政治教育到法学专业教育、公法教学到私法教学、理论性教学到实践性教学的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路径,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025年02期 v.27;No.106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农林类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以“药剂学”课程为例

    王伟;王秀伶;姜军坡;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以《药剂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反思等方面探索适合农林类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旨在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医药大健康产业观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构筑“人、事、物”三个维度,融入学校的“一道路两精神”和全产业链教学思想,围绕“家国情怀、守正创新、法治意识、工匠精神及科学思辨”五个模块,以多点带全面,建构“一中心、二主线、三维度、四融入、五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培养以德为先的创新型和实践型高素质医药人才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27;No.106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挑战与创新策略

    任浚杨;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生态。笔者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重塑教学理念、整合新媒体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新媒体素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创新策略,旨在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与时代性,助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5年02期 v.27;No.106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吕梁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策略探析

    王巧英;

    吕梁精神不仅是吕梁地区的宝贵精神财富,还是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在高职思政教育中传承与创新吕梁精神,既能赋予思政教育地域特色与鲜活生命力,又能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筑牢思想根基。在传承方面立足深挖资源,筑牢育人根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讲授与精神传承深度融合;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实地体验与价值践行有机统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环境渲染与活动熏陶相辅相成。在创新方面实现课程融合,打破思政课与专业课壁垒,协同共进;在技术赋能创新方面,运用VR、云平台等解锁沉浸体验,拓展学习时空;在文化传播创新方面,贴合潮流,破圈传播,让吕梁精神以新颖形式吸引青年,多维度协同发力,赋能高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27;No.106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教学与课程论

  • 知识图谱赋能下的法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研究

    郑丽娜;张思茵;向平萍;

    数字法学教育存在着大数据推送导致的法律制度综合应用和知识茧房之间的矛盾、同质化实践能力训练与个体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等教学痛点。为解决痛点,应当基于知识图谱对数字法学教育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方面的赋能,探索出“三三”课程模式设计,建立“基础知识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创新任务模块”三个模块,利用知识图谱技术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任务链,形成教师普适性教学引导路径,实行全过程精准化、差异化检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利用知识图谱的学习反馈和智能推荐功能优势,侧重加强法学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立场性训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完成价值塑造。

    2025年02期 v.27;No.106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医事法学课程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杨芸;兰图;牟洋洋;

    医事法学课程发展现状包括基础知识教育、医学伦理与法规、沟通技巧等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参与不足等问题。改进方向包括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完善学生参与与反馈机制等。这些改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医事法学课程的质量和教育效果。

    2025年02期 v.27;No.106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其他

  • 论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伦理挑战与解决策略

    杨一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深刻变革。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伦理挑战,如数字鸿沟与教育公平、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教育主体与职业替代、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等问题。为此,提出构建“以法为界—以术为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旨在确保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2025年02期 v.27;No.106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就业保障制度改善研究

    杨龙腾;

    高层次人才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政府部门需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积极制定高层次人才就业保障政策,才能更好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促进社会进步。河北省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河北省就业。从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就业保障制度现状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就业,增强河北省经济发展活力。

    2025年02期 v.27;No.106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河北省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策略研究

    孙萌;刘静;张鹏;张斌彬;

    河北省是体育大省,有着悠久的体育传统,并且在多样化的体育项目的代际传承中,创造出了灿烂的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河北省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传承、保护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在分析传统体育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河北省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策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体育文化保障体系;以高校为载体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平台;以“互联网+”推进传统体育文化普及;以传统体育赛事推进传统体育文化传播。

    2025年02期 v.27;No.106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