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

  • 职普融通视域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为例

    白慧;

    “职普融通”是我国基于新形势与新需要提出的教育改革新方向,课程不仅是实施“职普融通”改革的基石,更是其深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以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为依托,以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为典型课程案例,对接职教集团人才需求,践行“集团+学院”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聚焦学生特点多维学情分析重构教学内容、校企相互赋能共建课程机制以及虚拟现实交互混合教学模式,在“循证实践理念”指导下开展5A课堂范式,以期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价值、困境与路径探索

    丁丽娟;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还是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红色文化的融入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路径的探索,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还能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1期 v.27;No.105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赵丽娟;

    “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路径。高职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面临着信息化教学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并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025年01期 v.27;No.105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微电影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路春燕;张红娅;张微舜;

    将微电影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有助于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聚焦于微电影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从阐述微电影的特点及在思政教学中的显著优势着手,详细探讨微电影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步骤,深入分析教师在其中的多元角色与关键引导作用,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充分论证微电影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在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价值导向等维度的积极促进作用,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富有创新性与实效性的路径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高职院校辅导员育人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

    曳玲玲;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育人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任务过重、指导不当、内驱力不足、效果不佳等。这些问题导致辅导员队伍资源与各要素之间的整合不足,学生遇到问题时难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运用协同理论创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育人模式,对辅导员和其他教师进行清晰的责任分工,促进教师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完善育人内容协同、育人主体协同、育人阶段协同、育人资源协同,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育人实践的工作成效具有现实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短视频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刘小莲;刘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短视频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短视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阐述短视频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特点,分析其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策略,以期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交互性与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严桂琴;徐梦月;

    资源配置效率是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和泰尔指数,对2015-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得知,从静态角度看,资源配置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仅有10个省份持续处于有效状态,虽然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差异在逐步缩小,但华东和华北地区省份间的差异较为显著。从动态角度看,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应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引导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以优势互补为纽带促进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深度合作,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2025年01期 v.27;No.105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探析——基于音乐影响的视角

    吕靖雅;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于有效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的探索和实践变得尤为迫切。在众多可能的干预方式中,音乐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的艺术形式,备受关注。聚焦于探讨不同音乐类型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音乐在情绪调节、压力释放、认知功能提升、社交促进以及心理康复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这不仅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也为实践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2025年01期 v.27;No.10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开放教育

  • 开放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妙龙;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开放教育环境应运而生,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和终身学习的关键力量。基于此,深入分析开放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个人学习成效的重要性有其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理论框架,结合实例分析,从个人、教育资源与环境、技术及社会文化等多维度进行综合探究发现,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资源多样性、平台易用性、技术支持及家庭社会背景均显著影响自主学习行为。

    2025年01期 v.27;No.10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教师教育

  • 教师离职意向研究——基于职业倦怠感的视角

    陈楠;

    教学活动是一项高消耗的劳动过程,教师在经历情绪耗竭后,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进而产生离职意向。离职决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过程,教师的离职行为将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在离职行为实际发生前,研究教师离职意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增强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对于保留教育人才至关重要。将我国东南沿海省份三位具有离职意向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离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粤东地区高中英语教师知识体系建构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

    许美娟;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角,针对当前粤东地区高中英语教师知识体系在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与解放性知识三大领域中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推动高中英语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促进粤东地区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5年01期 v.27;No.10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高等教育

  • 内隐学习融入课程思政的理与路——以“西部支教精神”融入教育学课程为例

    王薇;马鑫丽;吴怡然;

    内隐学习理论作为重要的学习理念,强调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这与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式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特别是在教育学课程中,如何巧妙地融入“西部支教精神”,通过内隐学习的方式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情怀和使命担当,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结合内隐学习的概念和特征,阐明内隐学习与课程思政的关联与助益,阐释“西部支教精神”融入教育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并基于内隐学习的研究视角探索教育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心生而言立 言立而文明——谈《文心雕龙》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刘介华;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文心雕龙》被称之为最具系统性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沉淀,这部书所蕴藏的理论内涵与思想价值在当代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为现在的写作教学实践提供借鉴。这里未选取《文心雕龙》的单篇文章或者某一部分对其进行阐释,而是从《文心雕龙》首篇《原道》里“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这句话来探寻、论述作者在开篇之初就已确定的文学创作基本观及其对现代写作教学的指导和启示。

    2025年01期 v.27;No.10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媒体时代《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路径探析

    李江玲;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生态环境,也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剖析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及其为该课程育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动力以及净化新媒体环境等方面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思政育人路径,旨在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探析

    卢杉;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也让其面临不少挑战。深入剖析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以及在信息传播、文化认同、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及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营造良好信息生态、强化价值认同、创新教学与传播方法、提升教师素养、整合多方资源等策略,旨在推动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影响力,培养具有坚定红色信仰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 基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研究

    白旭峰;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任务。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真实、具体的案例,为大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在案例分析与讨论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对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及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构成进行分析,揭示案例教学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并提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高校国际关系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析

    王丽影;

    当前,高校国际关系课程建设既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现实所需,也是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的关键举措。对于高校国际关系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实践路径进行探讨,旨在通过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国际关系课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国际关系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

    2025年01期 v.27;No.105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英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基于POA理论的视角

    林晓玲;

    高校《英美文化》是教授学生跨文化内容,有效训练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基础性课程之一,教师在开展《英美文化》课程教学指导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开发能优化《英美文化》教学活动的效果,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POA理论的视角,在简要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价值的基础上,针对《英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和实践进行深度探究和分析,从而彰显课程思政的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意识,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价值与路径:文化自信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李坤;徐永健;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栋梁的摇篮,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教育,不仅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探讨文化自信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时代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蕴涵、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

    李丛丛;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自立于世界的独特精神标识,大学生是传承文化发展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其文化自信的程度直接决定其人生发展的厚度。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对高校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以新时代为背景,阐述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蕴涵,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突破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实根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新时代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研究

    孙小宁;于永坤;

    新时代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是网民中对社会热点现象反映最活跃、最积极、最敏感的群体,网络舆情事件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密切相关。深刻把握网络舆情传播的新特征,优化引导策略,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正面影响,并防范和减少其潜在的负面因素,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文科背景下“双传·三翻·人机协作”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王晨婕;

    通过深度重构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全面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方式,可以实现传承地方文化、传播地方形象,强化学生人机协作翻译实践能力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双传·三翻·人机协作翻译教学模式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认同率高、专家认可度高、产学研融合好、教学成果辐射广四个方面。

    2025年01期 v.27;No.105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赵彩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来源于学生个体内部的心理变化,也涉及外部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挑战,分别从社会环境变化、教育体制改革、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大学生自身特点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跨学科视角下医事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杨芸;

    医事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培养既懂医学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跨学科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医事法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提高医事法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法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陈岩;王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持续繁荣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从而深度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使之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整合,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期 v.27;No.10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中小学教育

  • 数字化转型驱动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研究:现状、挑战与路径

    姚丽;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分析数字化技术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提出激活社会教育资源、优化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多元主体沟通机制、构建跨界合作机制等创新路径可促进家校社三方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

    2025年01期 v.27;No.10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探析

    杜宵馨;

    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学习和评价三部分紧密融合,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为突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探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实践策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05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